古人说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?楼兰到底做了什么?会如此招仇恨 世界独家
【资料图】
提到神秘古国这个话题,相信在我们国内,楼兰的名字一定会上榜,因为它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,成为一个未解之谜。而在古时候人们的诗词中,有很多关于楼兰的描述,比如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、“未须携去斩楼兰”等。
相信大家看完这几句话一定有一个疑问,那就是楼兰到底干了什么,为什么又是破楼兰,又要斩楼兰的。这明显是带有仇恨的意味啊,楼兰在古时候是位于中国西部的一个小国,而它之所以会被我们汉人讨厌,其实是和当时的国家形势有关。
匈奴这两个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因为在中国古代,匈奴政权可以说是中原王朝的老对手,一直以来都活跃在中原边境,不停的骚扰边境百姓的生活,给边境的治安带来巨大威胁,所以几乎每个朝代,都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应对匈奴。
秦始皇时期,就狠狠的灭了匈奴嚣张的气焰,可是这个情况到了西汉的时候发生了转变,西汉时期,匈奴经过长时间的修正,实力已经逐渐壮大起来,再一次的卷土重来,侵犯着中原边境。汉朝的建立者刘邦最开始充满信心,想要痛击匈奴,可是白登之围差点被匈奴灭掉,因此失去了信心,对匈奴不在采取武力,而是采取了屈辱的和亲政策。
这个情况一直到汉武帝的时候发生了转变,汉武帝在军事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,只为了能够战胜匈奴,可以说让汉人重新挺直了腰板,而在对匈奴的战役中,楼兰作为途径的要点,成为了汉朝争取的伙伴,可是楼兰国王一边答应汉朝,一边又害怕匈奴找麻烦,于是在两国之间充当着墙头草的角色,这样的行为彻底惹恼了汉朝,最终也是被汉朝派兵攻打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诗句中都对其表达了不满,所以说轻易不要当墙头草,不然两边都不讨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