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读|耐读的教科书|世界聚看点

来源:新民晚报 2023-04-01 07:10:15

言传,往往苍白无力。身教,才是耐读的教科书。


(资料图)

开学第二周,年级组长通知召开初三学生家长会。先大礼堂集中听报告,后分班进教室。班主任叮嘱我说几句。我想了一下午,说了三句话。

做一个称职的“饲养员”。

狼吞虎咽后的满足感,是不是最最实在的幸福感?上世纪80年代初,我上初中。每天的早饭是自己搞定的。十一二岁的我在土灶上娴熟地烧水、泡饭。冬天,我跨上自行车,行走在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的田埂上,我父母还未起床呢。

到初三就不一样了。我一起床,就搬张藤椅坐在晨曦微露的院子里,背单词,背古诗,背时政,背《生理卫生》。我母亲先端来一盘或咸或甜的荷包蛋,然后是漂着绿叶的白米粥,或是飘着葱香的酱油拌饭。最后是一杯奶香四溢的麦乳精。在那物质匮乏的1983年春夏,那是何等奢侈的早餐啊!我抹抹嘴,底气十足地奔走在晨光里。带着满满的爱和信任,带着殷殷的期许和深深的感恩。

周三傍晚,是我语文的“课后服务”,在万家灯火中回到家,已是饥肠辘辘。出门前,我就关照我家曹老师务必准备晚餐,我希望进门就能大快朵颐。饱饱地出发,美美地归家,人生值得。因此,行走在初三,即使穿越风雨,也不觉得凄苦;即使有泪可挥,也不觉得悲凉。

“当头棒喝”还是“和风细雨”?

我妹妹高三时,我妈每周派我给她送好吃的,因为我工作的学校离她寄宿的学校不远。一次,我很难得地赚了“一块五”的加班费,特意到供销社给她买了华夫饼干送到宿舍。她期中、期末考试结束回来,一看那张脸就知道结果。分数就是晴雨表啊。我妈关照大家,看样子没考好,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。还是落榜了!后来,她在日记中写道:每次惴惴不安地回家,她一方面希望得到家人的抚慰,一方面也渴望父母能暴风骤雨般地抽打她一顿。打掉她的惰性和懈怠,打掉她的骄傲和浮躁,打掉她的理所当然、自以为是。所以,是“当头棒喝”还是“和风细雨”,需要拿捏。

做自己战场的主帅。

我儿子高三那年,我决定考研。我的一些朋友,为了一心一意地照顾毕业班的孩子,牺牲了自己的工作,我反其道而行之。为了治愈“遗忘症”,我发明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:把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政治经济学的上千个名词解释和几百道专题论述,录制成了八九盘磁带。我做晚饭时听,拖地板时听,洗衣服时听,乘汽车时听。万籁俱寂时,我也挑灯夜读。结果,高出录取线30多分。

儿子在预录交通大学面试时,有个环节:说说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。他的回答是:我的妈妈。他曾戏称自己聪明,因为自己的生日3月14日正好是爱因斯坦的生日。但他所有的幸运都得益于妈妈坚韧不拔精神的鼓舞。凭什么要老天眷顾你?因为你的诚心,因为你的矢志不移。

有时候,言传是多么地苍白无力。身教,才是耐读的教科书。(陈美)

关键词: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