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l in 在华电动车,大众“急”了

来源:搜狐科技 2023-04-23 13:16:42

在今年4月18日举办的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博览会上,“新能源”无疑是被提及频次最高的关键词。

【汽车维基】注意到,此次车展首发亮相的新车,几乎全部都是新能源车型,而最令外界关注的,莫过于传统外资车企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表现,其中就包括大众汽车。


(资料图)

此次,大众汽车一口气带来了旗下ID.系列的全部车型,比如已国内量产在售的ID.3、ID.4和ID6,以及还没有上市的ID.Buzz、ID.5 GTX和ID.7,其中ID.7计划在今年下半年,以ID.7 VIZZION的命名在一汽-大众率先上市。

就在车展开幕的同时,大众汽车宣布将拿出10亿欧元,在合肥落户一家项目名称为“100%TechCO”的新全资公司,聚焦智能网联电动车整车、零部件研发与采购职能,计划在2024年投入运营。

要知道,这个新项目从起草、规划、落地、基建,再到最后投产运行,大众汽车仅给自己留了短短的1年时间,这足以看出,大众对加码在华电动车业务的急迫。

“如果不继续投入中国,大众将在3年后丧失竞争力。”大众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拉尔夫·布兰德施泰特的这番话,不仅透露着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期待,也饱含对品牌现状的焦虑。

那么,这家新公司为何落户合肥?其能否帮助大众提升新能源竞争力?未来大众在中国又能否一帆风顺?在这里,【汽车维基】还需要打出3个问号。

二次“创业”稳了?

先来分析一下,大众汽车为何在中国成立一家新全资公司。

其实正如【汽车维基】在前面提到,大众汽车内部格外重视其电气化成绩,同时对中国新能源市场也持有极强的发展信心。

大众集团全球CEO奥博穆也对外界解释到,“之所以成立该公司,是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,大众希望自己像运动员一样在新的赛道竞争中越跑越快”,可以说,这是大众汽车启动该项目的直接原因。

【汽车维基】则认为,此举背后还有另一层原因,因为大众汽车去年痛失在华销冠宝座,并且至今都没有重新夺回来,而超过它的并不是外资友商,而是比亚迪,这家全然放弃燃油车、深耕电气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。

也就是说,凭借燃油车业务在中国摸爬滚打超过30年的大众汽车,好不容易成为市场“领头羊”,如今却被一家踩着电气化浪潮的中国车企轻松取代,可见,大众的确应该在电气化领域,提高自身竞争力了,否则过不了多久,恐怕就真的会像拉尔夫·布兰德施泰特说的那样,大众在三年内失去在华竞争力。

再回到这个由大众汽车集团100%全资控股的新公司上,【汽车维基】在这份规划中,还发现了一个重点,即该项目落户合肥。

这不禁令人联想到,除了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外,大众汽车的另一家中方合作伙伴——江汽集团,而曾经“江淮大众”的落户地,正是合肥。

难道说,在2018年合资成立的“江淮大众”思皓品牌,将在明年以全新的面貌和身份,继续征战市场?【汽车维基】认为,答案是否定的。

思皓汽车的控股权,早在2020年就发生了变更,大众集团增资江淮大众股份至75%,实现了对其完全控股,“江淮大众”随即更名为“大众安徽”,而思皓品牌则完全授权给江淮汽车使用,大众安徽则不再使用该品牌。

也就是说,思皓品牌已经成为了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一枚“弃子”,同时这也意味着,在一汽-大众和上汽大众以外,大众汽车的首次“创业”,最终以失败告终。

所以,【汽车维基】将此次新成立的全资公司,视为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“二次创业”,虽然掌控权全部在大众自己手里,但这也并不能保证,这家公司日后不会重蹈思皓覆辙。

设立在华“三保险”?

或许有人会问,大众汽车在中国已经有一汽-大众和上汽大众这两家实力雄厚的合资企业,为何还要专门跑到合肥,再成立一家全资控股的新公司?

莫不成,大众汽车为了应对这两家企业在电气化战略上出现失败,趁早在中国建立第三道保险?

在【汽车维基】看来,这样的观点确实站得住,毕竟以目前这两家企业的市场反馈来看,国产ID.系列的销量,远不及大众汽车预期,和单月销量动辄超过2万台的部分造车新势力相比,更是差了一大截。

据乘联会新能源销量统计,今年3月份,一汽-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售出了7394台和7123台新车,其中在前三个月累计销量上,一汽大众仅为1.7万台,位列新能源销量排行榜第13名,而比亚迪则以50.87万台稳据榜单首位,就连豪华品牌宝马,也以2.13万台的成绩,排在了第10名。

巨大的销量差异,可见大众汽车的在华新能源业务,如今进展并不是很顺利,所以,此次的“100%TechCo”项目,确实是有些“三保险”的味道。

有意思的是,从这家新公司的相关规划来看,大众汽车既没有明确指出,“100%TechCo”项目将自立门户,也没有明确提到其成立的目的,仅是为一汽-大众和上汽大众带来战略支持,这无疑让外界更加看不透,大众汽车的这步棋,究竟会朝着哪个方向去走。

据即将出任“100%TechCo”公司CEO现任大众汽车集团(中国)首席技术官韩鸿铭透露,接下来,该公司将统筹大众安徽MEB平台车型的开发,并负责研发聚焦电动出行、平台功能及模块,这将让一汽-大众、上汽大众和大众安徽的研发项目,实现更为紧密的协同。

这表明,“100%TechCo”公司将为大众汽车的三家在华合资企业,加强相互间的战略协同关系,至于在未来是否自立门户,大众汽车的态度显然是选择了继续观望。

如何突出重围?

要知道,本届上海车展,是大众汽车近年来,在中国展示新能源硕果最全面的一次,这就足以看出,其对持续加码中国新能源市场、品牌向电气化转型的决心。

而且,大众集团掌舵人奥博穆甚至还十分罕见的,将整个大众集团董事成员都请了过来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让狼堡内的所有高管,都深刻感受一番东方大国的新能源市场潜力,以及在这条新赛道上,来自其他“参赛选手”的压力。

都说2023年是中国车市写满“内卷”的一年,不论是造车新势力、自主新能源品牌,还是传统外资车企,都纷纷架起了重塑细分市场竞争格局的气势,卷价格、卷配置、卷服务、卷性价比,总之,“卷”定会是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常态化表现。

这对于大众汽车来说,如何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突出重围,将变得十分关键,而在【汽车维基】看来,大众汽车不妨借鉴一下上汽通用别克的做法。

就拿前不久上市的别克E5来说,别克先是在颜值造型和智能化配置上,推翻了燃油时代的审美和体验,并着重围绕电池安全、主被动安全及整车安全,为用户营造一个舒心的用车环境,最后在定价策略上不做试探,给出一个能和包括新势力在内竞品卷的价格。

当然,大众汽车还可以和蔚来等新势力“取经”,看看如何提高用户运营能力,如何优化营销渠道网络,以及如何增强用户的产品体验等。

总之,大众汽车在中国新能源市场,值得参考学习的还有很多,至于最后能否融合为自身优势,就要看其接下来诚意有多少了。

关键词:

返回顶部